做一名“三有”中職生
- 發(fā)布人:admin
- 時間:2019-12-19
- 點擊:636
- 來源:
由于事前想取得較好的效果,再加上天氣寒冷,此次講座不再“大而全”的形式(在操場集體教授),而采取“小而精”的形式(部分班級、在室內)。
鄭亞楠老師做心理健康講座
認真聆聽的學生
高勤華副校長進行總結
為促進在校學生身心更健康發(fā)展,切實將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2019年12月18日下午,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心理健康工作室邀請鄭亞楠老師在三樓大會議室為學生講授了一場契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健康課程——《如何做一名“三有”中職生》。
講座由校心理健康工作室主持人張謙老師主持。出席此次講座的有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副校長高勤華等老師,1814、1915、1923、1934四個班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首先,張謙對主講人鄭亞楠進行了詳細介紹。隨后,講座在學生熱烈的掌聲中開始。鄭亞楠先以三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導入,給學生講解了“三有”,即有目標、有韌性、有助力,并大量引用貼近學生實際的案例和小故事進行闡釋,時而嚴肅引發(fā)學生思考,時而生動有趣逗得學生發(fā)笑,笑聲、掌聲此起彼伏,講座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鄭亞楠又對學生進行了檢驗性的提問,高勤華副校長也談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并對整場講座進行了總結。
據(jù)了解,鄭亞楠是鄭州市職業(yè)技術教育教研室教研員,同時也是學校聘請的心理健康工作室輔導老師,是中國心時代父母研究院家庭系統(tǒng)教育分享計劃講師團講師。從2006年開始工作以后,她一直在工作之余致力于心理學的研究和心理學、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
此次講座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深刻體會“務本、務實”做一名合格的中職生,而且還為“立德、立業(yè)”指明了方向:用技能點亮青春,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